傷痛需多久時間沖淡?邁向花甲之年的秀琴(化名)曾有著一段30年的婚姻,更是地方小有名氣的補教老師;正值人生與事業高峰,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外遇風暴而分崩離析。離婚後,秀琴來到全然陌生的雲林開始新生活,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進入糧莘庇護農場服務,她放下過去、望向未來,透過雙手重新認識土地,找到人生新價值。
(秀琴來到糧莘農場服務,藉由接觸農耕逐步療癒心靈。)
見到秀琴的那天,她一身樸素的裝扮,手中的農作器具未放下,額上還頂著烈日下工作的汗珠,實在難以將她與補習班老師聯想在一起;然而,當秀琴一開口,嗓音與口條便將她的過去表露無遺,那是我們在求學階段都熟悉的老師式嗓音。秀琴的工作學習能力強,工作多年後升遷至公司小主管,隨後轉換跑道,與先生一同創業開設補習班,親自擔任授課老師,因教學認真、教法獨特,學生的成績有目共睹,家長皆讚譽有佳,逐漸打響名號,人生、事業一帆風順。
「有句名言-『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我就是最好的例子。」秀琴說。52歲那一年,秀琴發現先生外遇,眼看就要邁入白頭偕老的婚姻愕然中止,讓秀琴有如晴天霹靂般的打擊。自此四年後,秀琴就在不斷地爭吵中度過。離婚時,秀琴已經56歲,即使贏了官司,卻婚姻與事業兩頭空,讓秀琴毅然決然離開家鄉,遠離傷心地。秀琴說:「我是個獨立的人,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解決,因此直到離婚,我都沒有尋求過子女幫助;離婚後我不想造成他們的負擔,就這麼決定搬到雲林。」
秀琴一輩子沒有離開北部生活,雲林的鄉間造成強烈反差,人生地不熟,完全是從零開始。雖然雲林的工作機會不少,但都不適合她,重執舊業又揭開過去傷口,所以秀琴一直沒有穩定工作。但是她沒因此閒著,四處擔任志工,更運用勞動部職前訓練課程學習各種技能。然而這樣的生活無法持久,秀琴必須經濟獨立。有一天,秀琴透過就業中心得知社團法人雲林縣身心靈健康關懷協會的多元就業職缺,經中心媒合順利取得協會工作,於協會開設的糧莘庇護農場擔任企劃導覽。
(秀琴俐落地穿梭在糧莘農場整片有機紅藜農園內。)
「糧莘」是雲林縣內第5家庇護農場,其名和「良心」同義,主打素有「穀類紅寶石」之稱的紅藜,積極推廣食農教育,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們就業舞台。秀琴在農場的工作包羅萬象,從產品銷售、團體導覽到業務開發,都是和過往截然不同的工作型態,但是她不怕辛苦,選擇敞開心胸、放下身段,在農場裡跟著身心障礙朋友們一起成長,參加市集結交朋友,引導民眾們了解食物來源與正確的飲食知識,用新的視角認識自己。
秀琴說: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的社會,中高齡及銀髮族群多已退休或因家庭因素雖然離開職場多年,但想重回職場的人越來越多。真的要感謝政府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計畫,不僅幫助像她這樣的中高齡者有了工作,更幫助我找到新的生活目標,肯定自我價值。現在的我,過得踏實、開心;過去,逐漸變得遙遠,未來,正日益清晰。政府改善我的經濟,擴展我的人脈,讓生活更加充實。也因這樣我才放下過去、用新的視角認識自己,找到人生新價值。
Comments